顾七七也不知客气两字如何写,接过就干了,看得四爷直摇头:“慢点,喝太猛,对胃不好。”
顾七七也笑话四爷:“以后晚上不要喝茶了,醒神是醒神,就是对睡眠不好。”
四爷点头答应:“行,听你的,在你这里就没怎么喝过茶,全是白开水。”
“这也是为你好呀,白天喝尽够了。”提到茶,顾七七突然想起了什么。
“对了,四爷能给我一些好茶吗?我想存点,以后我回去了,也能品到这些好茶了。”
四爷现在也习惯顾七七开口闭口要回去的话了,爱说就说吧,反正回不去了。
“行,爷给你寻点好茶,各种都给你备一些。”
“谢谢四爷厚爱。”拿到好处,这句谢倒是真心许多。
“四爷,还有一件事可能要麻烦你,我自己完成不了。”
“哦?说来听听。”
“就是有一些古籍、孤本、传统手工技艺、药方等等全在后世失传了,我心里好难受呀!想着四爷帮我找一些,誊抄一份,我想日后带回后世,否则?”
捂着胸口一阵难忍疼痛的表情,又把四爷逗乐了。
“好、好、好,别伤心,你列出一个单子,爷都帮你找,保证弄的妥妥的。”
顾七七又笑了:“谢谢四爷,你们现在看起来不太在意的事情,在后世却极为珍贵,好多都失传了,再不然就被掠夺了,像是文物、古董,全被八国联军抢走了,抢不走的一把火烧了。
圆明园可是万园之园,是华夏文明集大成的皇家园林,被他们烧了三天三夜,一切都付之一炬。
不行,不能想,我的心太痛了。”
说着又捂住心口状若痛苦。
四爷看过纪录片,当时片子里只提了半句,详细情况他并不了解,现在光是听到圆明园三个字他都受不了。
不行,得忍住,不能吓到七七。
气的喘着粗气干了一杯白开水,也不说伤胃了。
“我想学些古董鉴赏知识,四爷能不能帮我找个老师教教,我一窍不通,可能要从头学起。”
这个倒不难,四爷直接大包大揽:“放心,你有兴趣只管学,其它的交给爷来办。”
“四爷,还有一件事,我说了你可不许生气啊,咱俩得先说好,不然我就不说了。”
【朗朗乾坤,日月昭昭,萌新作者不惧怕任何阴私伎俩,相信邪不胜正。】
清穿四爷的格格(21)
四爷反而被勾起了兴趣:“何事如此为难?说吧,不气,现在还有什么事情能让爷生气的。”
顾七七相信四爷是一个一言九鼎的汉子,就直言道:“四爷能不能管管弘历,他真是一个狂魔!”
狂魔?
狂什么魔?
看四爷发愣,以为他不信。
那她就不客气了:“我没夸张,我们后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‘章总’,四爷知道什么意思吗?”
四爷顿感好笑,颇有种虚惊一场的感觉。
原以为顾七七说的这么郑重,是想说他皇阿玛的事情。
结果说的不是他爹,而是他那个败家儿子。
“什么是‘章总’?不太理解这个词儿。”
顾七七拍了拍胸口一副顺气模样:“‘总’这个字类似于大清总督里总的意思,有领袖的含意。
‘章总’就是对他的戏称,形容他是盖章界的翘楚、领袖。”
光说犹不解气。
顾七七小脸通红的扒着四爷胳膊叭叭告状。
“四爷您知道弘历多过分吗?他有一千八百个私人印章,各种各样的。这就算了,他还往那些书法作品上猛盖章。越是喜欢的作品盖章越多。
就说王羲之的‘快雪时晴帖’吧,王羲之的字只占那么一点点。”
一边说顾七七还不忘伸出小拇指,掐着小指头露出一点点比划着。
“裱那么长的作品,原文4行28个字,剩下63处东一坨西一块全是他写的观后感,这就算了,还写了一个超级大的‘神’字,又盖了170多个章。”
顾七七连珠炮似的,说的太忘情,鼻尖都布满了细密的小汗珠,就这,还不罢休。
“祸祸完王羲之还不算,又开始祸祸他儿子王献之。
传世书法‘中秋帖’除王献之写的22个字,弘历密密麻麻的往上面盖了八十多个章,还题了一首诗在上面,弄得‘中秋帖’好像得了皮肤病似的。”
顾七七气的不轻,眼睛瞪溜圆,掐着小腰还在嘚啵嘚。
“还不算完!‘三希宝帖’主打一个不落,又往王羲之侄子王珣的‘伯远帖’上哐哐一顿盖。
但凡他收藏的书画都遭了殃,连李白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‘上阳台帖’都没放过,布满了他的章,不愧‘章总’之名。”
终不解恨!还反讽的竖起大拇指比了比。
‘伯远帖’是现今学术界公认唯一传世的